第两百四十三章:真正的宝藏(2 / 2)

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

诵读完《心经》,禅银纱惊呼道:“好玄妙的经文,只是诵读了一遍,我竟然就感觉念头凝实了很多,心中更是朦朦胧胧中有种玄妙的感悟。若是能够彻底读懂,恐怕度过七次雷劫,成就造物主都不在话下。”

瑶月婷连连点头,惊叹道:“是啊,真不愧是大禅寺横渡苦海,到达彼岸的无上法门。我感觉,比之《易经》也差不了多少。”

看着《心经》,殷启若有所思。

他发现先前自己忽略了很多宝藏,那就是在民国世界所看的道藏和佛经,甚至还有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

或许正因为民国世界属于低武,儒道佛三家无法研习‘术’,于是只能不断追求对‘道’的理解,因此《易经》《道德经》《心经》《论语》等等经书。

‘术’需要实践,需要客观条件。

‘道’只需要领悟,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悟道。

相反,阳神世界属于中武,大家更侧重于‘术’,因为‘术’直接关系到了武力值。

倒不是说‘道’不重要,也不是阳神世界的大能天赋差,而是在这种环境下,真正潜心参悟大道的少之又少,唯有少数阳神能够做到。

但他们又敝扫自珍,导致这些经书根本无法在外面流传。

智慧是碰撞出来的。

没有碰撞,就没法推陈出新,自然也就没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