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2 / 2)

在北宋当陪房 金鹅 1641 字 3个月前

着女客,见这娘子窘迫。

虽猜不出是谁家的,但也看出了她是来自家府上的,便走过来,给她付了轿子钱。

“娘子是哪家的,可有帖子?”

“吴同知府上的。”

柳氏把帖子给了对方,季姐儿嫌丢人,脸从始至终都没抬起来过。

接过帖子的妈妈,有些惊讶,吴同知府上不是次次来的都是冯娘子吗?

眼前这位……莫不是吴同知的那位寡嫂?

郑妈妈没说什么,脸上带着笑,把衣着朴素的母女俩人引进了府里的后院。

……

从张通判家回来后,柳氏就病倒了。

她躺在炕上,一脸病容,谁都不见。

吴老太心疼的紧,一天使唤婆子来大房看几回。

连在厨房的梁堇都听说了柳氏病倒的这事。

“真是丢人丢到外面去了……”

刁妈妈一个二房的人都觉得没脸说。

平日在府里腰板挺的笔直的柳氏,到了女眷中间,连句体面话都不会说。

坐在角落里,期期艾艾的,又穿的那样穷酸。

张通判的娘子郑氏,见她第一次来,便从手腕上褪了一个玉镯子给她闺女季姐儿。

这是有规矩的,人家给你的女儿见面礼,你也要给对方的女儿见面礼。

这柳氏倒好,一块手帕都没有给郑氏的女儿,平白的昧下了人家一个玉镯。

这还不算啥,有人在席上主动和她搭话,她一副冬日梅花,不可屈的清高模样,言语间,颇是瞧不上人家。

如今外面都在说,吴相公苛待寡嫂。

他这位寡嫂参加了一场宴,除了替他得罪了人外,还平白的在官眷中增添了笑料。

吴相公的脸丢了个干净,还替寡嫂柳氏背了黑锅。

他在官场上,就连他的同僚都拿这事取笑他。

不开眼的吴老太,刚消停了一些日子。

虽然还和吴相公这个儿子赌着气,可不耽误她使唤赵婆子来二房替她传话,

“老太太说,柳娘子病了这些日子了,让吴相公去外面打听打听,可是那日去张通判家里,被人欺负了。

若不是,就赶快给柳娘子请个有名的大夫来。”

书房里的吴相公黑着一张脸,没有吭声。

等赵婆子走后,他给了二顺七个铜板,让他去外面给他打一角散酒来。

七文钱一角的散酒,那是贱的不能再贱的酒。

府里的蔡婆子吃的就是这样的酒。

上次江大娘请刁妈妈吃的酒,比这个还要好些。

二顺把酒打来,吴相公吃了酒,连晚食都没用。

冯氏放心不下,让厨房做了自家官人素日爱吃的几道菜,带着丫头崔儿,拎着食盒过来了。

夜里这么冷,官人不用晚食,也不回房,冻坏了怎么好。

来到书房外面,只见里面漆黑一片。

“怎么不点灯?”

冯氏问二顺。

“相公不让点,老太太屋里的赵婆子来了,让相公给柳娘子请大夫看病。

赵婆子走后,相公就开始吃酒,吃的还是那下等的散酒……”

二顺说着说着,都忍不住哽咽了起来。

他一个做下人的都心疼吴相公,替他感到憋屈。

在外面,那些人是如何笑话相公的,他都看在眼里。

还有人说他对寡嫂不好……

吴相公每年得了俸禄,都给柳娘子买布,她收在箱笼里放的被虫蛀了就是不穿。

她就是要穿成那样子,去外面败坏相公的名声,这有什么办法。

冯氏听罢,就让崔儿在门外候着,她自个拎着食盒推开门走了进去。

椅子上的吴相公听见动静,连忙用袖子抹了抹脸上的泪。

“天这么冷,娘子怎么来了?”

吴相公的声音沙哑的不像话,冯氏要点灯,他拦着不让,生怕被冯氏看到他哭了。

冯氏见自家官人浑身的酒气,把食盒放下,忍不住抱住了他的头,

“你也晓得天冷,在这吃冷酒做什么。

要想吃,就回屋吃,我把酒给你温了,吃热酒,屋里烧的还有碳。”

吴相公的泪水又夺眶而出,湿了冯氏的袄子。

大房那边的柳氏也在哭,和季姐儿在炕上哭,

“我是小门小户出来的,那些子人瞧我不起。

季姐儿,都是娘没本事,娘本想和那些人交好,日后好替你寻亲事的……”

“娘,我不要亲事,咱别再去了,那些人都看不起咱,咱上赶着被她们轻贱。”

吴季姐儿哭红了眼,这等丢人的事,只有她们娘俩知晓,还有巧姑她们。

吴老太来问了,她们没脸说,难道要说她们被欺负了?

张通判府上的那些官眷娘子,一个比一个势利眼。

如果她爹还活着,也成了同知,那些人还会这样对她们母女俩吗?

不过都是看她娘是个寡妇,她又是个没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