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3 章 南唐旧事秘闻录听雪阁(完)(1 / 2)

惊凰医妃 杪杪 1109 字 6个月前

一生都将别人掌控在手里的皇太祖,从来没想到捏在手里的小虫子会狠狠地咬他一口。

他已过七旬,本就不剩几年寿命,根本扛不过这一劫。

但震惊与愤怒过后,在奄奄一息之际,他却对听雪露出耐人寻味的冷笑。

“你以为杀了朕便能解决一切了?”

“呵呵……朕是南唐的神祇,你的命运在冥冥之中早就安排好了,很快你就会知道……弑神的代价和惩罚!”

听雪紧绷着脸,死死咬牙。

直到死亡的那一刻,皇太祖看她的目光依然充满了不屑,而对方也的确如恶鬼一般阴魂不散,在死后也给他们留下了看不见希望的重重南关。

皇太祖驾崩的那晚,听雪成为了南唐的叛徒。

这是早就谋划好的一环,他的死亡并未影响计划的推进,刺杀无非是让皇太祖的心腹臣子怒焰高涨,却不能改变结局。

听雪的真实身份与苗疆五仙教的关系被公布天下,种种铁证被呈上,几乎是一夜之间,她便成为千夫所指。

朝廷说,她是忘恩负义的小人,与五仙教勾结的叛徒,野心勃勃地想要夺取皇权。

她试图迷惑太子殿下的心智,并且刺杀当今圣上,罪不容诛。

听雪阁虽然是江湖组织,但在听雪的带领下,名下弟子从来都是侠义

心肠,为民除害,拯救黎民百姓的事情从来没有少做。

百姓们虽然不愿意相信朝廷的说辞,可证据就摆在面前,令人不得不接受现实。

失望与愤怒堆满了他们的脸,百姓言辞激昂地声讨听雪,叫嚣着杀掉她,好似忘了听雪阁曾经为朝廷与百姓付出的一切。

景文帝醒来后,顾不得处理登基的事,只求力保听雪。

其余势力虎视眈眈,看到了争夺皇位的希望,想要借机卷土重来。

他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皇太祖的遗力对抗,勉强把局面维持在一个动荡的平衡当中。

两人见面的时候,景文帝问她,“阿雪,你怪我吗?”

全是因为他的错,事情才会落得如此不可挽回的局面。

听雪摇了摇头,她的眼神在数日之间便老去很多,不复曾经的鲜活灵动。

“我只恨自己太弱小,保护不了自己,也保护不了你,还有他。”

想起化为灰烬的少年,她在景文帝胸膛前落下泪,触及那滚烫灼热的温度,好似能感受对方葬身火海时的痛苦。

听雪并未对景文帝有任何嫌隙,但是他们都知道,在朝瑶死后,这份感情承载了太多太多,已再难回到从前的纯粹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成为新皇的景文帝会孤寂茫然地独坐在养心殿内

,看着夜空喃喃自语。

“我这一生所求的不过是自由地活着,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做想做的事情……如此微小的愿望,为何那么艰难呢?”

跟在他身边多年的心腹红了眼,忍不住宽慰道:“陛下,您现在已经登上九五至尊之位了,您还年轻……和姑娘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景文帝沉默不语,有时候他也想过,不如抛下一切和听雪离开这个牢笼,飞到真正的天外长相厮守。

可命运从来没有给过他们选择这条路的机会。

曾经他们是那样弱小,在宫里相依为靠的时光,连活着都要费尽心机,何谈飞出牢笼。

等到渐渐长出羽翼后,他们不再一无所有,一路走来拥有了许多同伴,肩上自然也有责任与羁绊。

听雪阁壮大到如此地步,阁中弟子遍布南唐。

如果他选择逃避,与听雪一同隐姓埋名,或许能求来短暂的安宁,但朝廷势必不会放过对他们的追杀,阁中弟子也会沦陷地狱。

景文帝深知自己必须走完最后一步,坐稳这张冰冷的龙椅。

听雪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主动向朝廷低头服软,发誓往后阁中上下绝对不会与各国皇室有所往来,更不会插手朝廷之事,以保全听雪阁上下数千名弟子的性命。

对他们来说,

一开始走上的就是条没有希望的路,但连停下来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一旦停下迎来的就是死亡,所以哪怕已经清楚结局亦是悲苦无望的,也还要咬着牙走下去。

至少这样还能在黑夜降临前,贪得一些夕阳的余温。

皇太祖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吧,方才在临死时依然用讥讽嘲笑的目光看他们。

南唐的局势就这样慢慢稳定了下来,在百姓眼里,是景文帝看在昔日的情分与功劳上,这才放了听雪阁一马。

景文帝并未革去听雪的爵位,这对她来说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但曾经声名远扬的听雪阁终究是在江湖上销声匿迹,曾经那位意气风发的神秘阁主,如今却在不知名的僻静庭院中苟延残喘。

一面宫墙,隔绝了两道相思的目光。

景文帝登基的第一年,选秀纳妃二十余名大臣之女,朝中局势洗牌后迅速得到了稳定。

虽然后位空悬着,朝廷中的臣子们却不急,只静候哪一位后妃先诞下皇长子,殊不知景文帝已经不可能再孕育子嗣。

在宫中的时候,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