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遗憾(1 / 2)

虽然托了关系,服装厂还专门有人到车站协助转签,依然没有签到当天晚上的座位车。 如果非要当天晚上走,就只能签站票。 事实止如果没有服装厂前来帮忙的那位同志,他们连当天的站票都签不到。 要从省城站到京城,近二十个小时,刘欣雨想想都怕。 张洪亮也不想刘欣雨吃那么大的苦头,反正他们提前了两天出发,只要能签到座位,就算晚两天也没有问题。 经过服装厂同志的协调下,最后给他们签了第二天的坐票。 拿到转签的座位票,看了眼座次,刘欣雨欣喜若狂。 虽然只是座位票,但是这是车厢比较中间的位置,离厕所相对较远,如厕不太方便,离臭味相对也就远了。 刘欣雨十分满意,当然要好好谢谢服装厂的同志。 签的是明天晚上二十点发车的车票,离发车还有三十多个小时,张洪亮打算陪刘欣雨逛逛省城几个有名的景点。 在他看来刘欣雨虽然来过省城两次,但是两次都在为他奔忙,根本没时间玩过。 刘欣雨却不太想玩。 作为刘欣雨,她的确只来过两次省城,但是江南省城对于她并不陌生,那些景点她基本都去过,说起来真没什么好玩的,还不如民勤大队的山青水秀。 今天服装厂帮了自己大忙,既然现在有空,当然及时回报。 刘欣雨不想玩打算再去服装厂看看,张洪亮觉得有些遗憾。 他原本打算利用陪伴刘欣雨游玩的机会,多了解刘欣雨,当然如果能培养培养感情就更好了。 当然对于刘欣雨的意见,张洪亮也没有反对,而是从善如流:“行,既然你不打算玩,那咱们就按你说的去机械厂,晚上还住招待所。” 服装厂的厂长见到刘欣雨当然是大喜过望,现在刘欣雨在他的眼里就是财神。 虽然还没有到可以穿春装的时候,但是刘欣雨设计的童装已经从机械厂火到了市里。 这几天接各大百货商场要求订货的电话都接得手软。 刘欣雨听了厂长夸张的话,不由笑道:“难怪前天打了几次电话都是占线!” 人家帮了自己的忙,刘欣雨当然不介意多指点一二。 当然服装的设计图是不能再给了,一些小思路还是可以提供的。 虽然只是些小思路,却给服装厂带来了不小的收益,当然这是后话。 今天顾师母正好在家休息,得知消息也不休息了,赶到厂里来要请两人去家里吃饭。 既然来了机械厂,当然不能不见顾师傅。 不过张洪亮也不想进厂里去,免得影响大家的工作,用服装厂的内线电话给顾师傅打了个电话,将师母要请他们去家里吃饭的事说了说。 听见张洪亮的声音顾师傅很高兴。 得知他与刘欣雨签了明天的火车票,现在正在服装厂,顾师傅就更高兴了。 至于请张洪亮和刘欣雨去家里吃饭,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嘛,哪里需要与他通气。 顾师母在旁边听得呵呵直乐。 确定了晚上来家吃饭的人数,顾师母直奔附近的农家。 这个时间厂大门外的小市场早已经买不到菜了,家里虽然还有些从老家带回来的腊肉腊肠,请客显然不太够,得向附近的农家买只鸡买条鱼再买些鸡蛋。 刘欣雨只知道顾师母走了,却不知道顾师母去农家大采购去了,直到晚上去了顾家看到一桌子丰盛的菜肴,才知道顾师母为了请他们吃饭整整忙了一下午。 刘欣雨觉得很不好意思,看着顾师母道:“我们一来把顾师母给忙的,要是早知道,就该让张大哥先过来,怎么说也能帮着打打下手。” 事实上应该来帮忙的是刘欣雨,只是刘欣雨一直被厂长拉着问这问那,这会能过来已经是张洪亮催了又催的结果。 当然这半下午张洪亮也不是一直闲着,在刘欣雨的指点下,帮着服装厂维修了好几台机子。 本来厂里也是要一直来的,正要出门时家里孩子来找他,说是家里的老人家突然身体不舒服,厂长只能赶回家忙老人去了。 顾师傅倒是带了个人一起回来,这人就是二车间的白主任。 他们进来的时候,正好听到刘欣雨的话,顾师傅呵呵一笑,指着张洪亮道:“让他来帮忙,只能帮倒忙!他啊,让他修个东西,车个零件,那是手到擒来。让他帮厨,还是算了。刨个土豆皮能去掉半个土豆。” 白主任也说了两件张洪亮进厨房帮倒忙的事,把张洪亮给窘得脸都红了,刘欣雨则抿嘴直乐。 大家洗了手出来一起上桌,顾长生笑呵呵地指了指桌上的菜道:“欣雨还没吃过你们顾师母做的菜,她的手艺还说得过去,来,快尝尝。” 一边说着一边给顾师母夹了块鱼肚子上的肉,被顾师母瞪了一眼。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顾师傅和白主任又说了些京城的典故。 这两人曾经多次去过京城,特别是顾师傅,作为工人阶级的模范代表,多次去京城接受表彰。 第二天刘欣雨和张洪亮继续去服装厂,厂长家里老人住院了,上午没有来厂里,提前交待了副厂长全程陪同。 该做的都做了,能帮的也都帮了,中午在服装厂吃了个便饭,刘欣雨决定提前进城。 虽然刘欣雨并不打算去什么景点,但是商场还是要去逛一逛看一看的,不是要买什么东西,而是去感受一下这个年代的商品,特别是服装,说不定能带来更多的灵感。 也许这辈子会走不同的路,不会再做时装设计,却可以把设计当成兴趣。 刘欣雨一直往服装柜台转,张洪亮以为刘欣雨想买衣服,已经准备好了为替刘欣雨付钱,结果几个商场转下来,别说衣服连根线都没买。 差不多六点